上游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 市急救醫療中心供圖
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surgery,中文意思為加速康復外科)是近年來的外科界的熱詞,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骨科將這種全新外科手術理念用于老年髖關節手術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僅有效減少了患者的術后應激反應和并發癥,降低了病死率,還加快了患者的康復速度,縮短住院時間。
ERAS到底是什么?對老年人髖關節手術有哪些幫助?17日下午,記者采訪了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骨科副主任曹治東,他對相關情況進行了科普。
髖關節骨折危害性大
在骨科的眾多病癥當中,老年人的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曹治東告訴記者:“髖部骨折發生之后,大多需要早期手術治療,可是老年人身體基礎條件不好,很多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于是很難進行早期手術治療,這就導致了惡性循環。老人髖關節骨折后臥床不起,就容易發生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下肢神經的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等并發癥,因此老年人髖關節骨折也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旦無法及時手術,可能身體就會急轉直下再也站不起來了。”
為了解決老年人髖關節骨折治療這道難題,市急救醫療中心骨科開始研究相關恢復辦法,最后選擇了ERAS理念。
據曹治東透露:“我們科室自從2018年獲評‘重慶市醫學高端人才工作室’后,一直在研究老年人髖關節骨折,最后確定將ERAS用于老年髖關節治療當中,建立了綠色救治通道及多學科協作診療的全新操作流程,目前來看效果很好,有效提高了高齡甚至超高齡患者髖關節骨折救治的成功率。”
ERAS改變診療過程
老年髖關節治療的ERAS是如何實施的?
曹治東表示首先是縮短了診斷時間:“髖關節骨折就是和時間賽跑,越快得到手術治療,就越有康復的希望。所以我們首先通過和急診科、影像科等相關科室合作,一旦發現有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我們院會第一時間開通一個綠色通道,迅速收治病人,隨后進行快速檢查,一般1-2小時內就要出結果。”
一般檢查結束之后,往往會遇到一道棘手難題——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大多有基礎疾病或者身體情況較差,無法第一時間手術,以往這種情況就會讓患者先調養身體,結果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這道難題ERAS給出了解決方案,曹治東表示:“檢查結果出來之后,醫院會以我們骨科為核心,召集與老年人髖關節骨折相關的內科、重癥科、麻醉科等科室進行會診,綜合判斷老年人情況。針對部分有基礎病或身體暫時無法手術的老人,我們會先通過一切手段對他的身體進行治療,力爭在24-48小時內,將身體糾正到符合手術條件。”
ERAS帶來改變的第三步就是手術及術后恢復,據曹治東透露:“手術我們會選擇微創老年髖部骨折內固定手術、微創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等手段,迅速修復骨折部位,為老人的康復創造機會。同時手術之后我們還會與康復科、營養科等科室合作,加速術后康復。”
ERAS讓髖關節骨折老人受益
診療效果獲家屬好評
因為使用了優化麻醉、減少應激反應、有效鎮痛、營養支持、并發癥預防等一系列措施,ERAS對老年人髖關節骨折的治療和康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9月16日骨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副主任醫師晁瑞告訴記者:“16日我們跟隨曹主任查房的時候,老年患者王芳(化名)的女兒找到我們,還和我們開起了玩笑,她說‘我媽媽手術后第二天不僅坐起來了,還能下床走路!昨天是不是沒做手術啊?’當時我們一聽都笑了,這個玩笑讓我們感到很欣慰,能夠完成手術的同時減少病患的痛苦,真的很棒!”
在采訪的最后,曹治東表示:“ERAS能夠成功,說到底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下一步我們希望將ERAS進一步擴大,通過多學科的協作,讓骨科的外科手術都能實現快速恢復,讓患者們都不再畏懼骨科手術,縮短住院時間,快速治療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