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位于頸部氣管前方,是人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代謝、水電解質平衡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同時甲狀腺又是一個相對脆弱的器官,容易受到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核輻射、碘攝入量過多或過少、長期緊張焦慮、性激素等均可能引起甲狀腺疾病,表現為甲狀腺彌漫腫大或者出現結節及腫塊(習慣上把大于1厘米的叫腫塊,小于1厘米的叫結節)。
引起甲狀腺彌漫腫大的常見疾病有哪些?
單純性甲狀腺腫:非炎癥和非腫瘤原因所致甲狀腺腫大,一般不伴有甲狀腺功能異常,女性較男性常見,多見于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時,對碘的生理需求量暫時性加大,從而導致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發生。大多數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僅需合理補碘即可。
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上80%以上甲狀腺功能亢進是由Graves病引起,常有心悸、怕熱多汗、食欲亢進伴消瘦、易激動伴煩躁失眠、手舌顫抖伴肌肉無力、排便次數增多等臨床癥狀,常合并突眼。
絕大多數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以通過口服藥物得到有效治療,僅少數經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才需要接受手術。
甲狀腺炎:臨床多見的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和亞急性甲狀腺炎。除甲狀腺腫大以外,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多無其它臨床癥狀,而亞急性甲狀腺炎常合并局部疼痛。然而和感冒一樣,多數甲狀腺炎有自限性(自愈性),僅少數需要藥物干預或者外科手術治療。
需要警惕反復發作的亞急性甲狀腺炎,因其質地堅硬,部分患者會出現氣管壓迫、呼吸困難癥狀,并有可能危及生命,此類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積極的手術治療以解除氣管壓迫癥狀。
常見的引起甲狀腺結節、腫塊的疾病有哪些?
結節性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常由碘缺乏引起。疾病早期多無癥狀,經發展后可緩慢增大,于頸前形成明顯腫塊,一般質地較軟,部分伴有輕微壓迫癥狀。
甲狀腺腺瘤:多數可無臨床癥狀,病程緩慢,多數為單發,圓形或橢圓形,光滑,界清質韌,無粘連,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腫瘤直徑一般在數厘米,巨大者少見。如果瘤內出血,腫塊可突然增大并伴疼痛或壓迫癥狀。
甲狀腺癌:甲狀腺癌高發于女性,男女比例約為1:3,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其中90%以上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頸部堅硬腫塊,晚期可出現氣道壓迫呼吸困難、窒息。
發現甲狀腺結節、腫塊,接下來怎么辦?如何鑒別良性還是惡性?
首選檢查:甲狀腺彩超、頸部淋巴結彩超。彩超檢查無創快捷,可重復。其根據甲狀腺腫塊的超聲特征,判斷腫塊惡性可能性大小,并進行TI-RADS分類,分類為TI-RADS 3類及以下考慮良性,分類為TI-RADS4類應警惕惡性可能,TI-RADS5類為典型惡性征象。彩超檢查同時可以探查頸部淋巴結是否出現腫瘤轉移。
其它檢查:抽血檢查甲功。顧名思義,就是看甲狀腺有沒有正常工作,生產基地是否都運轉正常。了解是否合并甲亢、甲減以及甲狀腺炎等情況。
其它檢查: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抽吸細胞學檢查。如果懷疑甲狀腺結節可能為惡性,可進行細針穿刺檢查。一般在彩超引導下,用細針穿刺甲狀腺腫塊,抽取少量細胞在顯微鏡下檢查,判斷良惡性。穿刺細胞學檢查陽性基本上可以確診,但陰性卻有例外情況,比如針扎到了良性組織上,惡性組織成了漏網之魚。所以還需要專科醫生結合臨床情況綜合判斷。
甲狀腺結節或腫塊的處理方法
良性小結節,如果直徑小于1厘米,彩超顯示:形態規則、邊界清晰、沒有細小鈣化等等,甲狀腺功能正常,則不需要服藥、手術及特殊治療,采取門診觀察隨訪,6-12個月復查一次即可。
對于進展的良性腫塊,如出現壓迫氣管和周圍組織、影響生活質量、合并甲狀腺功能改變等情況,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對于惡性腫塊則建議早期手術。甲狀腺惡性腫塊彩超特征:明顯低回聲,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內部多發鈣化,縱橫比大于1,生長迅速等等。甲狀腺疾病的預防保健:病因預防
減少精神、心理壓力、減少頸部X線照射、合理膳食。定期體檢篩查、早診斷、規范治療。對于不幸罹患甲狀腺癌的患者來說,一定要對治療有信心,因為甲狀腺癌絕大部分是乳頭狀癌,它發展緩慢,殺傷力也很弱,被稱為“懶癌”“溫柔的癌”,經過規范的治療后,預后良好。(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