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乳牙掉了快半年,可新的牙齒遲遲沒有長出來,是怎么回事呢?
前兩天,后臺有位媽媽就問了這樣的問題,在孩子換牙期,我們發現這種問題還挺多,很多媽媽都擔心孩子這是不是缺什么營養,或者是發育不良導致的。
如果遇到相同的問題,在這里教媽媽們兩招,大家可以先自行判斷一下:
方法一:參照恒牙萌出的時間,初步判斷一下新牙是否遲緩萌出。
孩子6-9歲,是恒牙萌出的最佳年齡。恒牙萌出的時間一般遵循先下后上,先中間后兩側的規律。最先萌出的是下門牙,下側切牙、上門牙緊跟其后,上側切牙最后萌出,有些孩子要到九歲才長出上側切牙。
如果孩子正好處在這個年齡段,也是按照基本的規律在長牙,那媽媽們可以先觀察。
但如果孩子比正常的換牙年齡晚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也就是孩子10歲以上了,還沒有換牙的跡象,那就要去醫院做檢查。
其中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的大部分牙齒都替換完成了,但有個別牙齒遲遲不出現替換的跡象,也建議去檢查一下比較好。
在孩子替換牙齒的過程中,乳牙掉了一年了還不長新牙,也是要去看醫生的。
方法二:借助X線,進一步判斷牙齡。
如果媽媽們還不放心,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拍X線。
倘若X線顯示孩子牙齦內部已長出恒牙胚,而且發育方向是正常的,那么媽媽們就可以松一口氣了。
這時候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恒牙胚牙根只長出來一部分,另一部分還沒有長出來,也可以先觀察,不用著急。可能是牙根還沒有發育完全,等發育完全之后小牙牙就會冒出來。
那么,導致孩子牙齒萌出晚的因素有哪些呢?是不是因為孩子的營養沒有跟上,或者是牙齒的發育有問題呢?
牙齒遲緩萌出,與牙齦、牙齒內部結構,牙齒生長的方向以及身體疾病的因素都有關聯,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前牙提前脫落。
一般情況下,前牙在6歲左右脫落,但有些孩子由于前牙齲壞,或者受了外傷,導致前牙提前脫落,但這個時候新的牙齒還沒有做好準備,在“孕育”中,缺少牙齒的地方就會出現空位。孩子只能用牙齦來咀嚼,牙齦長時間被當作牙齒用,便會變厚,這就給恒牙的萌出增加了難度。
原因二:其他的牙齒強搶了空間。
就是旁邊的牙齒在生長的時候比較霸道,搶占了新牙的生長空間,新牙沒地方長了,只能委屈地“遲到”了。
原因三:新牙自己長歪了。
新牙在發育的過程中自己長歪了,就從牙根那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來支撐它的生長,它就會越長越慢,有的甚至會停止生長。
原因四:孩子可能隱藏著某種疾病。
如果有好多顆牙齒都出現了很久都不萌出的情況,這很可能預示著孩子有某些疾病,比如顱鎖骨發育不全綜合征,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
那么,孩子出現牙齒遲緩萌出,該怎么辦?
方案一:進行牙齦切出術。
如果恒牙胚已長出且萌出方向正常,僅僅是厚牙齦的緣故阻礙了恒牙萌出,那么將牙齦切出,就可以幫助恒牙擠出。
方案二:剔除牙齒周邊影響因素。
當新牙被周邊的乳牙或其他硬組織擋住,或者萌出位置異常,或者所在的空間被侵占,可以通過拔掉周邊影響其發育的乳牙,或是剔除其他影響因素,確保新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方案三:查找身體疾病根源。
假如孩子掉了多顆牙,遲遲都不見長出來。那么,可能孩子的身體患有隱藏的疾病,應盡快找到病根,對癥下藥,根除影響孩子牙齒發育的關聯病因。
一副好的牙齒,將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形象及身心健康。孩子新牙遲遲未能長出,父母無須過于擔心,過度給孩子補充營養。但有必要了解牙齒發育規律,針對孩子牙齒遲緩萌出的原因,及時幫助孩子解決牙齒出現的異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