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社區轉診背后定點醫院一床難求,患者居家用衣柜隔離
1月29日20時許,
醫院發熱門診大廳坐滿了輸液的患者。
沒有床位,疑似感染病例陶漢新不得不在同濟醫院急診科的過道上睡了4天,接受吸氧治療。這條過道上,還擺著7張折疊床,“都是等床位的病例。”
醫院之外,林梅的家人疑似感染后居家隔離,因為不具備隔離條件,半個月內3名家人陸續出現感染癥狀。
為解決發熱門診等候時間長、床位安排不及時等問題,武漢市在1月24日就開始實行分級診療。社區醫療中心對病人篩選、分類,不能確定為疑似的接回指定地點隔離觀察,已確定或高度疑似的送至指定治療點。
但現狀是,定點醫院“一床難求”,而社區醫院也面臨處理能力有限、人手緊張等難題。
截至1月31日24時,武漢市累計報告感染人數3215例。武漢市衛健委消息稱,1月27日開始,14家第三批征用醫院陸續投入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發熱病人收治難題?;鹕裆?、雷神山兩家醫院建成使用后,全市可提供12000多張床位,或可改善目前情形。
1月29日,林梅(化名)給雙肺感染的丈夫送藥。一家三口先后感染,在家用衣柜隔離
1月28日中午,林梅拿著連花清瘟、兩片藍色的鹽酸阿比多爾,送到丈夫的床頭。兩分鐘后,她再次走進來,這次是給另一張床上的母親送藥。忙完這些,她才開始提醒女兒李晴吃藥。
送藥的順序,也是家人病情程度的排序。10天前,母親被查出“雙肺少許感染性病變”;4天前,女兒“左下肺感染性病變”;3天前,丈夫“雙肺感染性病變”。不到半個月,一家四口三人感染。
按照7號通告,對于不需要到發熱門診就診的病人,由各社區落實在家居家觀察,社區負責做好市民居家觀察服務工作。因癥狀較輕,醫生曾反復叮囑林梅的母親和她的女兒,在家做好隔離措施。
“但家里沒有條件。”林梅說。
房子面積只有61平方米。林梅只能搬到客廳的木條沙發上睡。丈夫和母親不得不共用一個臥室,用衣柜“隔離”。女兒則在自己的房間里,盡量不到客廳。
1月23日,武漢封城首日,“除了媽媽,一家人都在咳嗽?!迸畠夯貞?。但對比新冠肺炎“發熱、干咳、呼吸困難”等癥狀,“總有一兩個對不上,也沒敢往那邊想?!彼麄冋粘R黄鹂措娨暋⒆鲲垼徽於即诩?。
1月26日,父親發燒38.2℃,渾身酸痛。女兒李晴也開始有類似癥狀, 經武漢普仁醫院診斷,左下肺感染性病變。一家人這才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的感冒發燒”。
爸爸在第九醫院拍了肺部CT,“雙肺感染性病變”。醫生告訴他,得盡快住院,再拖下去有可能呼吸衰竭。
林梅開始后怕 , 第二天中午,她到超市買了兩袋一次性紙碗,“餐具分開,用完就扔”。
“現在最當緊的是我老公。女兒還年輕,應該挺得住。”她哭了出來。李晴趕緊拉住她的手,“莫揉眼睛,莫揉眼睛,先去洗手。”
根據7號通告要求,已確定或高度疑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由市衛健委負責,安排車輛送至指定治療點治療。
爸爸的病情刻不容緩,醫生建議馬上住院,但一直找不到床位,無奈之下,李晴發微博求助。1月28日,青山區衛監所工作人員發現微博內容后,安排武漢第九醫院的護士上門為他打針送藥,但沒有醫院能為他提供床位。
1月26日,陶漢新被醫生建議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但他在醫院的過道睡了三四天也沒有等到床位。醫院床位告急,患者在走廊吸氧治療
當地媒體1月29日的報道所引述的數據也證實了武漢醫院床位緊缺。武漢市前兩批定點醫院(10家)共提供床位4000余張,“目前基本飽和”。
1月22日,57歲的武漢市民陶漢新第一次發熱。妻子馬美蓮回憶,他們從當天上午一直排到夜里11點,終于見到醫生。又等了四個多小時才拿到CT和血檢結果,“醫生說只是普通發熱,開了藥,讓我們就回家繼續觀察?!?/p>
1月25日,陶漢新再次發燒。接下來的幾天 ,他體溫最高達到39.4℃。家人不敢相信,又換了新的體溫計量,“我當時就擔心會不會是這個病?!瘪R美蓮說。
陶漢新第二次拍的肺部CT中,兩片卵石狀的白色的區域越來越大,后來幾乎看不到黑色。中南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彭志勇介紹,“白色區域越大,病人肺部功能越差”。接診的同濟醫院的醫生告訴馬美蓮, 雙肺病毒性肺炎,病情嚴重,“要動用一切關系住院。”
1月28日,因為在同濟醫院沒有掛上號,馬美蓮只好又帶著丈夫去了附近的武漢普愛醫院發熱門診?!皬膩頉]見過醫院那么多人,排隊的人可以把病房大樓繞一圈。”
醫生讓陶漢新在診療室觀察,但護士告訴馬美蓮,連診療室也住滿了。心急之下, 馬美蓮闖進了診療室?!拔覀冎皇谴粼谶@里,萬一有什么事,你們可以分一點氧氣給他,肺炎患者一口氣上不來,就完了。”馬美蓮跟護士爭辯起來。
馬美蓮看到,診療室床位都躺著患者,地上還躺著兩個。最后,丈夫還是沒能進入診療室。
馬美蓮說,丈夫曾多次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抽搐。1月29日晚上,她帶丈夫回到同濟醫院發熱門診救治,門診大廳外隨處可見掛點滴的患者,有的坐在臺階上,有的坐在車里輸液。
為了吸氧,他們自帶折疊床到門診走廊上“蹭住”。
當晚,同濟醫院的保安推出第35個氧氣空罐。新的罐體接連送來,供擠在椅子上輸液的病人們使用。20多米長的過道,擺著七八張折疊床?!岸际窃诘却参坏娜??!?/p> 1月30日中午,同濟醫院的醫生給排隊的患者扎針輸液,這條隊伍一直排到發熱門診大門口。
當天,記者探訪武漢市多家定點收治醫院發現,幾乎每家醫院的發熱門診都排著長隊,人們拿著CT戴著口罩,焦急等待著。
武漢第九醫院發熱門診大廳導醫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床位早就滿了”;定點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門前也貼著“床位已滿”的通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監護室主任彭志勇也告訴記者,“都是剛轉走一個,馬上就進來一個”。
1月30日中午,武漢第六醫院,發熱患者排著長隊等待就醫。“20多名醫護對接6萬社區居民 ”
根據7號通告,全市各社區負責全面排查所服務轄區發熱病人,并送社區醫療中心對病情進行篩選、分類。對于需要到發熱門診的病人,各區統一安排車輛送達指定發熱門診就診。
馬美蓮家所在的街道書記告訴記者,按照分級診療程序,他曾把陶漢新的病情反饋到社區醫院,由他們聯系床位,負責轉診?!搬t院床位確實緊張,我每天都在幫他們申報,到現在五六天了,還是沒有?!睍浾f。市長熱線的工作人員告訴她,會將情況反饋給硚口區,24小時回復。
但馬美蓮一直沒有接到這通電話。
她所在社區的硚口區漢水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只有20多名醫護人員,卻要對接6萬名社區居民。這里甚至不能驗血,只能量體溫開藥。工作人員稱,負責血液檢測的醫護人員無法到崗,“一個出現發熱,在家隔離了;另一個春節前回老家,現在回不來。”
自稱體溫37.5℃的市民前來咨詢,值班醫生建議他“吃點抗病毒的藥和抗生素,回家繼續觀察,如果出現持續發熱,再來社區醫院報備。”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承擔分級診療初篩工作的社區醫院面臨救治困境。
1月29日,林梅一家所在的青山區鋼花街西區社區衛生院空空蕩蕩,只有兩名咨詢患者。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只能給你扎下手指頭,驗下血,做血常規初步篩查。打不了針也輸不了液,建議你還是去第九醫院,他們那里什么都能查。”這意味著,即便是疑似病例,也需要患者自己想辦法去定點醫院就診,因為這里也“沒有轉診車”。
相比之下,九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顯得繁忙。1月30日下午,醫院門口一輛警車正在待命,兩名量體溫的工作人員正在逐一登記就診者體溫。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們要求只有發熱患者才能進門。
記者在登記表上看到,一上午就有30多位居民來過這里。工作人員介紹,社區醫院的功能就是初篩,如果患者血檢指標和體溫都有新冠肺炎的可能,他們將安排車輛轉運到離這里最近的定點醫院,“我們比其他社區醫院好一些,衛健委給了一輛轉診車。其他社區醫院可能都沒有?!边@輛轉診車,上午已經送了十幾趟,都是疑似病例。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社區醫院工作人員看來,分級診療減輕了部分壓力,但疑似病例還有很多,所以才會導致各定點醫院床位不足、人滿為患。
1月30日,馬美蓮所在的社區醫院,因相關同事無法到崗,只能提供體溫測量和開藥。社區醫院:物資緊缺工作壓力大
除了病例轉送問題,多家社區工作站還出現了防護物資緊缺、工作人員超負荷工作的情況。
洪山區某社區書記秦英,前幾天接觸的一個轄區的發熱患者,讓她心有余悸?!耙呀洶l燒10多天了,病例上寫的是病毒性肺炎,來了之后,找我們派車送他去醫院,但后來他確診的就是新冠病毒性肺炎”。
她和同事只有口罩防護。“每天來的是不是潛在新冠肺炎患者,我們也不知道,只能減少回家的次數?!彼呀涀寖鹤右患胰诎岬狡渌胤阶?,“孫子才四歲,怕把他們傳染了”。
秦英已經20多天沒有休息過。有時候凌晨還在接聽居民電話。“我們都是24小時開機,隨時響應轄區居民求助”。
她的回訪記錄本已寫滿了八頁,黑色字跡部分的是發熱患者的求助內容,紅色字跡是社區回訪時病人的情況。每一條記錄都標注著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和具體回訪時間。到目前為止,她已經持續跟蹤記錄了21位患者的情況。
根據1月24日的第八號通告,全市緊急征招6000臺巡游和網約出租車,作為應急用車分配給中心城區1159個社區,由社區居委會統一調度使用,供社區居民提供上門送菜、送藥、送餐服務;發熱疾病患者原則上只能通過衛生防疫部門專業交通工具運送,緊急情況確需應急車輛運送的,社區應立即報區衛生防疫部門為駕駛員采取必須的隔離防護措施。
讓秦英苦惱的是,個別居民不理解,為什么社區有車,但不能接送發熱患者去醫院就診。“我們也要確保志愿者的安全。他們跟我們一樣只有普通的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都沒有。但是沒有辦法,物資得優先保障一線醫護人員,我們也能理解。”
有居民因此要投訴社區不作為。秦英苦笑著說。對于發熱的患者出行,他們只能先與指揮部聯系,再與醫院聯系,通過專門渠道運送發熱患者。
1月29日,林梅所在的青山區衛監所,已經幫她聯系到床位,是武漢新公布的第三批定點醫院之一的武鋼二院。1月31日,馬美蓮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拿到醫院核酸檢測的名額。
“有了確診結果,床位就有希望了?!?/p>
(文中林梅、李晴、陳鳳、陳強、秦英為化名,新京報記者游天燚對此文亦有貢獻)
新京報記者 王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