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鐵英報道 為改革我省勞動合同管理模式,推動“互聯網+人社”應用,省人社廳下發了《關于推廣應用電子勞動合同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積極創造電子勞動合同應用場景和制度環境,逐步推動電子勞動合同廣泛應用和管理服務優化。
我省電子勞動合同適用范圍,包括全省的用人單位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提供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服務的機構(簡稱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電子簽名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續訂、變更、解除電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訂立電子勞動合同的,要通過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訂立。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后,用人單位要以手機短信、微信、電子郵件或者APP信息提示等方式通知勞動者電子勞動合同已訂立完成。
《實施意見》提出,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應當使用符合《電子簽名法》要求、依法設立的電子認證服務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和密鑰,進行電子簽名。電子勞動合同的內容應具備《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必備條款和內容。勞動合同未載明上述必備條款或內容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要確保向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提交的身份信息真實、完整、準確。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要提供數字證書、聯網信息核驗、生物特征識別驗證、手機短信息驗證碼等技術手段,真實反映訂立人身份和簽署意愿,并記錄和保存驗證確認過程。具備條件的,可使用電子社保卡開展實人實名認證。電子勞動合同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署可靠的電子簽名后生效,并應附帶可信時間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