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希同學的寫作感悟:
比起我以前寫的,我這次的作文有一些進步,原因我認為是能運用到身邊的事例,至少不是以前那樣完全照搬別人的作文,以前的我總過度依賴作文選,已有很長時間沒有通過自己思考寫出作文了,所以本次習作還是有很多處理得不太好的地方。字數和時間把握得也不是很好,不過就算是一次鍛煉吧。也要謝謝老師沒有提前給出題目,使得我背好的范文沒用上,逼我擺脫了范文,寫出一些自己的東西,讓我了解到其實我自己寫也是可以寫出來的,我覺得我還是需要多閱讀,多積累,多練筆,這樣才能進步快!
瑩老師點評:
“以前的我總過度依賴作文選,已有很長時間沒有通過自己思考寫出作文了”,彥希說。是的,小學多模仿,初中應該更注重獨立思考。彥希能有這樣的體會,是難能可貴的!
您閱讀的樣子真美(717班孫彥希)
她說:“文藝是我一直想走的一條路,可最后還是沒能正經地走一趟。”(評:學習課文《說與做》,用典型語言開頭,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她就是我的外婆,從她口中得知,她從小愛看書,可自從她的父親去世,她便再也沒機會踏入學校,年僅十四五歲的她走進了制衣廠,但這沒能抹去她對閱讀的渴望,她告訴我,她常在夜里借著煤油燈的微光閱讀。
我上小學三四年級時,看的書漸漸多了,書柜里的書從各種繪本故事變成了一些文學名著。有時我在書桌前寫作業時,發現外婆會輕手輕腳地走到我的書柜前,選一本書,在燈下閱讀起來……這時,外婆的眼神似乎比平日明亮了些,暖色的燈光斜照在外婆的側臉上,皺紋似乎也比平時少了許多,仿佛給她開了減齡特效,看到高潮時,她的臉色(改:神情)總會隨著故事情節變化著。這時,坐在我身邊的外婆仿佛已不是那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而是一個正處學習黃金期的少女。(評:這段人物的細節描寫和光線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外婆的剪影圖。)
如今,我已從小學升上了初中,外婆也已過七十,雖然身子還很硬朗,但不知為何,坐在我桌邊看書的時間少了許多。有時明明看見她在書柜前停留了很久,最后卻沒拿下任何一本書。我以為外婆是覺得我年紀大了,怕隨意取書我會反感,便對她說:"外婆沒事,您要是喜歡,就拿去看吧。”可外婆卻搖了搖頭,說:“眼睛不行啦……”我心頭一震,猛地想起外婆也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我知道她對閱讀的渴望,也知道閱讀是她的精神糧食。(補:此后,)我便常常在完成作業后讀書給外婆聽,每每這時,外婆眼中又有了欣喜的光茫,臉上的皺紋一道道地舒展開了,臉色在燈光下仿佛也沒有平時那么暗沉,似乎多了些花季少女的光彩。有時我讀了一篇后想停下,外婆便看一眼時鐘,又用期待的眼神看看我,說:“還早著呢,再讀一篇吧。”此時的外婆就像個小孩子一樣,正像我小時候,吵著要大人講故事。現在,外婆,該我來講啦。(評:簡單的一句,有升華主題的功效。)
我曾調侃外婆說:“外婆,您這輩子沒當作家,很遺憾吧?”外婆也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遺憾什么啊?每個人都有自己該走的路。"可我還是從您的話語中聽到了不甘。您一生熱愛文學,希望走上文藝的道路,卻從未有機會正經地走一趟,這便是您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吧。(補:那么,就讓我替您走上您熱愛的道路吧。我握著您的手說。欣喜交織著欣慰,瞬間在您臉上綻放,莫名地令人心動。)
外婆,雖然您不是文人雅士,也不會舞文弄墨,但是,您堅持著您的熱愛,讀著您愛讀的書;外婆,我想告訴您,你閱讀的樣子,真的很美!
#中考#
原創不易,請給孩子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