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遠古時代沒有我們這樣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但是卻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那就是這些古代文明有能力去移動重達1000噸的石頭,并且能把這么重的石頭從很遠的地方運到他們需要的地方!
巨石文明
今天咱們來講古代的巨石文化,之前咱們講過的金字塔和復活節島的巨石像,就都屬于巨石文化,就是在古代有這么一段時間,地球上出現了很多個文明,這些文明就喜歡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劈石頭,而且他們劈的石頭已經不能用大來形容了,簡直就是巨大無比!有印象的觀眾朋友還記得,咱們有講過建造金字塔用的石塊,平均重量都在2.5噸,在國王墓室里面還有更重的,一塊重達80噸的花崗巖“石棺”,這個石棺是加引號的啊,它可能是個用來放尸體的棺材,也有可能是有其他的用處,因為現在有很多流派認為,金字塔很可能不是一個陵墓。
金字塔內的花崗巖石棺
還有智利復活節島上的巨石像,那是重量在20噸到90噸的一整塊火山巖,而且專家們還發現一個已經雕刻一半還沒挖出來的石像,這個石像重200多噸!
孕婦之石(Baalbek)
這就是那段時間古代人喜歡干的事情,劈石頭玩,劈還都是巨大無比的石頭。咱們現代的貨車最大噸位的是43噸的和46噸的。也就是說古代人劈的這些巨型石頭,咱們現代的貨車都拉不動!當然,也有一些特殊工程車輛可以拉得動,德國就生產過載重量800噸的工程平板卡車,但是像這種車它不能到處亂跑,因為一般的公路承受不了它這種重量,所以這種車輛只能把貨物送到碼頭輪船上,再讓輪船把貨物送到目的地。
有的小伙伴要問了,開頭你說的1000噸的石頭在哪呢?這塊石頭在黎巴嫩的巴勒貝克(Baalbek),這塊石頭的名字叫孕婦之石。為啥叫這個奇怪的名字,是因為當地的一個傳說,說當時有一個孕婦,她為了能讓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活下去,她就騙當地居民說她能憑空移動這塊1000噸的巨石,但是她要求當地居民贍養她到小孩出生的時候,她才會給大家表演,如何憑空移動這塊巨大的石頭,這就是【孕婦之石】名字的來源,而且這塊石頭一看它就是被加工過的,被打磨的方方正正的,這塊石頭長20.31米,寬4-5米,高4.21米,密度2.6g /cm3,為啥說這么詳細,因為這塊石頭實在太重了,根本沒辦法直接稱它有多重,所以專家們只能根據這些數據算出來它的重量,經過計算這塊石頭重1000.12噸!
巴勒貝克(孕婦之石)
巴勒貝克巨石
你說這么重的石頭,先不說他們是怎么加工的,他們切出來這么大一塊石頭怎么運走呢,咱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用滾木,但專家估計,這么大的石頭靠滾木有點不現實,1000噸的石頭,啥樣的木頭能經得住它壓,有人說木頭多點壓強就小了,那剛開始塞進去的木頭怎么辦,木頭肯定直接就被它給壓劈了。而且沒過多久,考古學家又在附近發現了兩塊更大的古代巨石,第二塊重量估計在1242噸,第三塊最厲害,1650噸!這個第三塊石頭是目前已知的,經過人類手工加工的最大的石頭!好像他們那個時候的人都不用考慮石頭的大小,只管劈,劈完就能運走!
附近神廟被確定為巴勒貝克的巨石所建
巴拉巴爾洞穴(grotte de barabar)
除了他們神秘的運輸手段以外,還有一個讓現代科學家們覺得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們那個時候對石頭的打磨技術和切割技術!這是在印度發現的一個現存最古老的巖石切割洞穴【巴拉巴爾洞穴】(grotte de barabar)
巴拉巴爾洞穴
洞穴內部
這個洞穴是在一整塊堅硬的巖石上開鑿出來的,這樣的洞穴放在我們現在開鑿的話,肯定需要動用機械幫助,才能在這么堅硬的巖石上開鑿出來像這樣的洞穴,你要光憑一雙手去鑿的話,得花多長時間才能鑿出來這么大這么深個洞穴,而且這還不是最困難的,這個巴拉巴爾洞穴內部的墻壁,是被精細打磨拋光處理過的,跟鏡子似的,邊上站個人都能照出來影子。我們現在拋光石頭需要先上拋光粉,再用不同粗細的各種砂紙,反復打磨才能做出這種鏡面的效果。那你說當時他們是怎么做到,把整個洞穴的內壁打磨的跟鏡子一樣呢?還有,整個洞穴的結構是絕對的幾何對稱圖形,上下左右都跟拿卡尺量過一樣精確!
洞穴內部正面圖
凱拉薩神廟(Kailasha)
凱拉薩神廟
這個神廟乍一看沒啥特別之處,但是這一整座神廟,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是在一整塊石頭上鑿出來的!像這樣在一整塊巖石上,想造出來這樣一體成型的神廟,那對施工技術的要求是相當高的,首先一次成型就要求他們在建造的時候不能出錯,雕刻每一個細節都要一次成功,其次這種在石頭上一體成型的造房子,咱們之前在佩特拉古城里也講過,它的施工過程一定是從上到下完成的,這就要求在施工到下層房間結構的時候,下面要預留出多少承重墻和柱子,墻多厚,柱子多粗,還有高度都要提前考慮好,也就是說他們在準備開鑿之前,就已經畫好了一張精確的,立體的施工圖,這樣整個工程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要不然鑿到一半,柱子不夠粗,那一發生塌方就前功盡棄了。
凱拉薩神廟
普馬彭古(Puma-Punku)
巨石文明除了這種厲害的雕刻技術,還有一個就是他們的巖石切割技術!想象一下,古時候的人要是想處理一塊石頭,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應該就是拿一個錘子和鑿子去敲這個石頭吧,但是,你看這一塊石頭,它像是拿錘子和鑿子就能鑿出來的形狀嗎?
普馬彭古巨石
整個石頭方方正正,就跟用機器打磨過一樣,這是在普馬彭古(Puma-Punku)發現的古代石頭,不光這一塊,在普馬彭古遺址發現的石頭,形狀都是極其對稱的幾何圖形,這些石頭的每個面之間他們測量過,都是整整齊齊的90度,你說他們這個時候的文明厲不厲害?石頭打磨得十分整齊這個事,專家們還是勉強能接受的,下面這種情況,就是現在科學家也解釋不清楚,你看這個石頭,它左邊有一道細槽,這個細槽專家也測量了一下,寬6.35毫米、深8.38毫米,從上到下筆直筆直的!這種細槽就是放到現在,你光用手工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而且在這種細槽里面,每個隔一段會有一個更細的小孔,每個小孔之間的距離都一樣,小孔的直徑也全部一樣!看起來就跟用激光打出來的一樣。
普馬彭古巨石
而且,這種石頭是當地的安山巖,這種安山巖的硬度等級是8級,8級有多硬,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鉆石的硬度等級是10級,也是目前人類發現最硬的石頭,咱們平時家里面裝修用的大理石的硬度是3-5級,就是說你用安山巖砸大理石,基本就跟石頭砸木頭一樣!
普馬彭古巨石
那么問題就來了,人們在加工石頭或者金屬的時候,用的一般都是比它更硬的材料,像現在很多機床上的齒輪和鉆頭上都會添加鉆石,這樣才能對一些比較硬的材料進行切割,而普馬彭古這種安山巖本身的硬度就是8級,那個時候的人是拿什么東西加工這些石頭的呢?別說古代的人了,就咱們現在的技術,操作起來都十分困難,你要說切割一些小的安山巖還好,普馬彭古遺址的這些被切割過的安山巖,體積都特別大,就是用現在的切割機去切這些石頭都有很大的難度。還有石頭上那些一個個整齊的圓形鉆孔,有大有小,內壁都十分光滑整齊!專家們是怎么也猜不到,那個時候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普馬彭古奇怪的巨石
還有一個讓專家們摸不著頭腦的地方是,這些石頭都是干嘛用的?一般我們將石頭切割好之后,要么拿來蓋房子,要么拿來當裝飾對吧,但是這些石頭怎么看都不像是拿來蓋房子用的,如果是用來當裝飾的話,這也太奇怪了,別的部落文明都是弄個石雕啊,動物石像來當裝飾,普馬彭古這些石頭就跟樂高積木特別像,每個石頭上都有凹槽,有圓的,有方的,都是一些規則的幾何圖形,看起來感覺就特別像插槽一樣~如果這些巨石的作用真的是跟樂高積木一樣,那想象一下,當時建造切割這些巨石的人,是打算把它們拼成個什么東西呢?小伙伴們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
我是小狐,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