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前段時間分別推出ID.4以及ID.6這兩款主打實用型的選手,從產品競爭力層面我們看到大眾依舊采取穩扎穩打的路線,先引入ID.4和ID.6這兩款主打實用的車型,這也是大眾品牌在我國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
隨著產品的增加,產品線多元化發展是大眾這種大體量車企的重要一步,所以大眾推出ID.5 GTX。
從車輛形制來看,該車是基于ID.4(ID.4 CROZZ指導價:19.99-27.99萬,ID.4 X指導價:19.99-27.29萬)而來,通過車輛“轎跑化”而來,可以看做是ID.4的轎跑SUV版本。
新車看點:
1、與ID.4同源,在此基礎上“轎跑化”而來
2、GTX版本更強調性能,接近300馬力
3、預計在慕尼黑車展上首發亮相
4、預計不久將來會引入我國
本次發布的ID.5 GTX雖然身上披上大量的偽裝布,但熟知ID.4的朋友早就司空見慣。被稱為ID.Light的頭燈以及封閉式的中網跟已經上市的ID.4如出一轍。
當然,為了增加ID.5 GTX的辨識度,大眾尾部增加了一塊小擾流板,以強化車輛運動性格,作為一輛SUV來說,擾流板的設計更多的是為了視覺效果服務,畢竟作為一輛純電動車,極限速度并不是其需要追求的性能。
從圖片中可以發現,ID.5 GTX的造型更加傾向國產版ID.4 CROZZ,整體包圍、輪轂以及尾燈部分都跟ID.4 CROZZ如出一轍。
溜背的造型是ID.5 GTX與ID.4最最顯著的區別,也是ID.5 GTX車型誕生的目的,就像途昂與途昂X,探岳和探岳X一樣。
在動力方面,預計ID.5 GTX跟此前發布的ID.4 GTX如出一轍,同樣使用299馬力的雙電機系統,作為參考,大眾ID.4 GTX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2秒,WLTP工況下由77kWh提供480km續航。
預計ID.5 GTX將會在9月舉辦的慕尼黑車展上亮相,同期到場的還有ID.5。
2004年,馮思翰來到我國,在上汽大眾負責市場與銷售業務。2021年,馮思翰掌握大眾品牌在我國市場全部業務,而就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眾品牌迎來黑暗時刻,大眾品牌銷量僅為往年一般,重壓之下,馮思翰異常振作。
讓大眾品牌在2021年銷量上奮起直追的正是大眾品牌其戰略上的成功,并可稱為屬于SUV的救贖。
從探歌、到探岳、到ID.4以及ID.6的出現,在我國乘用車市場下滑10-12%的局面下,大眾品牌跑贏大盤。這是大眾把握住SUV熱潮,也挽救了大眾品牌。
在穩定我國市場銷量或,電動化的大眾新一個戰場。眾所周知,ID.3早就在歐洲市場銷售,但在我國市場,由于對SUV車型的重視,大眾反而率先推出ID.4。
“雖然我們對大眾ID.3這款車很有信心,但兩廂車市場在我國正在逐步萎縮,也許用定位為緊湊型SUV的大眾ID.4作為在我國首發的MEB產品,會取得更好的市場反饋。”在2019年廣州車展時,馮思翰就對此問題作出解答。
這樣做在戰略上,能有效避開Model 3的攻勢,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繼續深耕。同時由于其SUV定位,ID.4也能獲得更優秀的溢價能力以及利潤,這對于剛剛在新能源領域起步的大眾來說是明智之舉。
如今,ID.5的出現,是對ID.4車型的補充,跟汽油時代的大眾策略如出一轍,至于在新能源市場能否復刻燃油車市場的成功?不要忘記,在大眾面前還有特斯拉這樣一位強有力且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在Model 3和Model Y熱銷的背景下,剩下給ID家族的空間還有多少?
ID.5的出現,是對大眾ID家族的補充,精準定位、豐富陣容是大眾目前主要的戰略之一,在“精準投放”的目標下,就像馮思翰所說,大眾ID系列的市場未來是光明的,從目前ID.4、ID.6的市場口碑來看,大眾似乎又一次走在傳統廠商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