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好比兩場硬仗,如何打贏呢?
一不打無準備之仗。哲學中有一句話:量變到質變。說明平時要多下功夫,不要臨時抱佛腳。可以說沒有人一下生就什么都會。所以初一初二或高一高二都不能掉以輕心,有問題抓緊時間解決。
二勤能補拙。老師們常說的一句話:不想學習,北大教授教也是枉然。聰明的和笨拙的是兩個極端,中間人占大多數。孩子的努力與勤奮很重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聞雞起舞,頭懸梁錐刺股。這些古訓千百年來鼓舞了多少學子走上成功之路。
三熟能生巧。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說明要反復用功,多加練習。淺嘗輒止,害了太多的人。專注于一件事,反復研習,就是不能拔尖,也不會太差吧!
四科學的方法。這個是重點話題。我們知道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的意思,也知道南轅北轍的意思,這些成語說明方法和方向太重要了。出力不得好,不見成績,讓很多學生和家長苦惱和迷惑。明明下功夫了,表現很努力,卻不見效果。這是為什么呢?前面講的“勤能補拙,熟能生巧”都是建立在學習方法科學的前提下。那么,好方法從哪里來?誰有好的經驗方法?有少數的家長具有,大多數是學科老師具有。所以,一個好老師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古代有皇太子配學富五車的太師太傅指導,現代有郎朗的父親送他到北京求名音樂家指點,《西游記》里孫悟空學藝,師傅普提祖師那可不是一般的神仙。總之,名師出高徒,千古之真理。
中、高考家長們,有什么好的經驗方法,拿出來供大家學習。我是過來人,孩子已高考畢業,下一期,我先談談我的經驗方法,權當拋磚引玉,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