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杜蘇敏
“造紙廠紛紛停產”沖上微博熱搜第二,背后原因指向紙漿原料價格上漲,漿價和紙價出現價格倒掛,紙廠不堪重負被迫停產。
5月25日,時代周報發文人以投資者身份聯系晨鳴紙業(000488.SZ)證券部,相關人士回應,不存在停產情況,系正常停機檢修。此外,太陽紙業(002078.SZ)和華泰紙業(600308.SH)在對外回應時也均否認公司停產,稱屬正常的停機檢修,和原材料大幅上漲沒有關系。
對于不同體量的造紙企業而言,紙漿價格上漲是挑戰還是機遇,答案或許不全然相同。
“紙漿價格上漲,中小型企業資金、抗風險能力弱,所受影響更大。”5月25日,卓創資訊紙漿業資深分析師常俊婷在接受時代周報發文人采訪時表示。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發文人表示,原料端的變動會加速小企業的清出,加快行業整合步伐。
5月26日,造紙板塊繼續上漲,板塊指數也創下新高,達1967.65點。其中,岳陽林紙(600963.SH)近4個交易日連續4連板,依依股份(001206.SZ)7天7板,青山紙業(600103.SH)盤中也一度漲停。此外,宜賓紙業(600793.SH)、晨鳴紙業、美利云(000815.SZ)等股價也紛紛沖高。
紙漿價格瘋狂
自2021年以來,國內造紙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根據天風證券研報統計,截至2021年4月29日,進口針葉漿、進口闊葉漿價格分別為7120元/噸、5288元/噸,較2021年低位分別上漲60%、49%。
我國造紙協會數據顯示,3月,紙漿市場價格維持上漲,我國造紙協會紙漿價格定基總指數由2021年10月起已經連續6個月上漲,價格定基總指數由90.26上漲至135.00,比2月增長6.11。
對于紙漿價格上漲的原因,常俊婷向時代周報發文人分析稱,2021年一季度,紙漿價格主要以快速拉漲為主,受宏觀預期、消息面、資金面主導,紙漿期貨價格持續攀升,期現聯動性增強,并帶動進口木漿外盤上漲,同時在政策面、需求旺季預期下的漿紙互推行情建立;國外需求在逐步復蘇,多方利好共同推進,帶動全球紙漿外盤上揚,并形成共振行情。
盡管一季度漲勢明顯,但常俊婷指出,自3月中下旬開始,漿價已出現沖高回落現象,進口漿價跌幅從5%到17%不等
目前,紙漿價格在期貨和現貨市場上均出現小幅下行。5月26日,紙漿期價收跌3.7%,報價6294元/噸,較3月1日最高點的7652元/噸下跌近17.75%。
受原料紙漿價格沖高影響,造紙成本加大,紙張價格水漲船高,上漲速度直追豬肉。
事實上,紙張漲價從去年年底就已開始。2021年11月,太陽紙業、晨鳴紙業、華泰紙業等多家龍頭紙企陸續發出漲價函,對自家文化紙提價200元/噸,2021年12月份起開始執行。同年12月,陜西、河北、山西、浙江等地的生活用紙企業陸續發布漲價函,普遍上調200元/噸。
進入今年3月,國內紙廠再度發布漲價函,漲幅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涉及包裝紙、文化紙、特種紙等。其中,華勁集團發布的提價告知函顯示,公司文化用紙每噸提價1000元。恒安集團、維達紙業、中順潔柔(002511.SZ)、金紅葉四大生活用紙行業巨頭也緊隨其后,陸續發布了4月1日起漲價的通知函。
到了5月,紙企提價的步伐仍未停歇。其中,玖龍紙業(02689.HK)月內已提價5次。最新消息顯示,玖龍紙業宣布5月24日起瓦楞紙等品類漲250元/噸,地龍牛卡、白面牛卡、涂布牛卡漲200元/噸,再生牛卡漲150元/噸。
反應在終端市場上,時代周報發文人走訪廣州市天河區、越秀區的多家打印店、商超發現,文化用紙普遍存在提價現象,以70g、2500張一箱的A4紙為例,進貨價漲幅在5元到20元不等。而生活用紙價格較為平穩,未發現明顯漲價現象。
行業洗牌加速
紙價“漲”聲不斷,“造紙廠停產”的聲音亦不絕于耳。
今年3月底以來,太陽紙業、華泰紙業、晨鳴紙業等造紙企業先后發布通知,稱將在4、5月份對銅版紙紙機、文化紙機進行一段時間的停機檢修或轉產。
3月31日,太陽紙業宣布,4月份對工業用紙和銅板紙紙機進行優化調整;4月26日華泰紙業發布公告稱,計劃5月上旬對銅板紙紙機停產維保;4月27日晨鳴紙業決定于5月中上旬對文化紙機臺停機檢修10天。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巖對時代周報發文人表示,“由于前期漲幅較大,市場提前完成備貨,行情提前進入淡季,加之終端對于高價訂單消化欠佳,需求偏淡,因此部分紙企選擇在5-6月停機檢修。”
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發文人提出,停機檢修是一個正常現象,不光是造紙行業,制造業也有這種行為,而且每年都有。“龍頭企業一般不會發生被動停產這種情況,而當生產的產品銷售價格還不及原材料價格時,中小企業尤其是生活用紙企業可能就會選擇停產。”該人士稱。
面對紙漿價格上漲,頭部企業顯然比中小紙廠有著更充分的準備。
5月25日,時代周報發文人以投資者身份聯系中順潔柔證券部。對方稱,紙漿是公司生產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價格波動肯定有影響,但公司實際上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到現在就一直在存漿,通過在價格低位時囤積紙漿來規避紙漿波動帶來的風險。
“我們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相比于其他中小企業,我們在資金上更有優勢,采購節奏方面也更加有判斷力和優勢。”中順潔柔證券部另一人士則對時代周報發文人強調,“以公司現有的體量和規模,采購的議價權提高,加上較好的成本控制以及經驗豐富的采購團隊,基本上不太會影響到整體銷售。”
除了通過低位囤積原料,晨鳴紙業、太陽紙業、玖龍紙業、博匯紙業(600966.SH)等造紙企業還通過實現紙漿自給來規避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較早布局“漿林紙一體化戰略”的晨鳴紙業,目前木漿總產能達430多萬噸,基本實現木漿自給自足,其自制漿比外購漿每噸可節約成本1500元-2000元。
憑借木漿庫存或自給的優勢,這些企業能充分享受漿價上漲帶來的利潤增長。其中,太陽紙業、博匯紙業、晨鳴紙業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106.71%、337.24%、481.42%。
原材料價格上行,在加劇相關企業業績分化的同時,也加速了行業洗牌,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
常俊婷對時代周報發文人表示,總體來看,后期我國增加的漿紙產能多為一體化產能的投放,行業集中度有望增強,抗風險能力有望持續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