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企業辦公協同工具SaaS承載著大家工作交流與審批數據化的重任,它是企業與外部合作的一個橋梁。但作為工具類的SaaS的壁壘似乎不那么高,SaaS該何去何從?
SaaS 是英文短語 Software as a service 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軟件即服務。聽上去挺拗口的,其實 SaaS 就是服務商將產品從設計到開發到使用的整個過程完成好并打包給客戶的最終品,如果用買菜來類比的話,SaaS 就是菜市場的熟食區,客戶開袋即食。
而在協同領域,SaaS 是企業服務的工具,承載著企業內部的線上化溝通協作、流程審批數字化的重任,承擔著企業外部間合作交流的橋梁。
過去的一年是歷史性的一年,全世界幾乎所有地區都遭受著新冠病毒的影響,工廠停工、學校停課無不影響和限制著各行各業的發展,而協同辦公領域的產品卻獲得了騰飛的契機。
根據艾瑞數據發布的《2021年中國協同辦公時長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的協同市場規模達到了440億元,增速43.5%,如同醫療、教育領域一樣,數以萬計的協同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搶占市場。
而作為當下協同領域的翹楚,釘釘對外宣布平臺用戶已破4億大關,企業微信則表態其真實的企業與組織數已超550萬,活躍用戶數超1.3億,而作為最基礎、最核心的私域流量運營平臺,企業微信助力企業連接及服務的微信用戶數也已達4億。
如數據所示,經過此次疫情,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企業的數字化建設,以教育、零售和醫藥業尤為明顯。構建數字化可以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如線上會議可以減少舟車勞頓的消耗、即時溝通工具可以為企業節省不少通訊費用、線上化的客戶管理也可以讓銷售人員更快速的與客戶進行聯結,提高業務周轉率。
當然如此的數字化發展對于SaaS產品來說有好有壞,一方面其產品的推廣成本和解釋成本得以降低,另一方面其競爭壓力也在逐步增大,這壓力不僅在自于競品,同樣也來自于客戶自身。
因此作為SaaS服務商,在如今這個時間點下,茲認為也許更需要做的是努力將產品打造成真正的“服務”,而非單純的工具。
僅作為工具而言,其壁壘相對較低,如我們外出探險需要手電筒時,市面上有五花八門各類品牌各類材質的手電筒供客戶選擇;其差異化切入點也較多,有便攜式手電筒、充電手電筒、專業類手電筒等等可滿足大量不同客戶的需求。
相同的,其可替代品的范圍也很廣,各類手電筒是競品、多功能帽可以是競品、必要時手機也可以是競品。如此可見,單純的工具往往市場競爭大且收益甚微。
而談到“服務”,其實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類比為“體力”類的服務,如餐廳服務生、醫院看病、手機維修等,用戶付費即可解決問題。
另一種則可比作“腦力”類的服務:教育輔導、管理咨詢、面試技巧培訓等都可以算在其中,這類服務更多的是將自己所學所得的經驗傳授給對方,用戶付費獲得解決事情的能力。
對于企業而言,顯然能夠提供第二種服務的SaaS產品是更能激發起興趣的。
在現如今BAT等巨頭互聯網紛紛入場的狀況下,產品的易用性、穩定性、擴展性和安全性已經僅能作為基礎項,無法再成為產品對外的優勢了。
所以如果想要脫穎而出,有一套甚至多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甚至行業解決方案才是真正能吸引企業尤其是數量龐大但經驗缺失的中小型企業的目光。就好像思維導圖類產品,以前當我們需要進行構思或腦暴時經常遇到思路混亂、思緒紛飛的情況,記錄下來的詞匯常常多而雜,甚至出現了牛頭不對馬尾的情況。
但當我們開始使用思維導圖類的產品時,會發現腦袋中的思維方式仿佛一下子打開了,不僅思考的更有條理,最終的結果展示也更簡潔有力。這個就是“服務”的力量,在思考中他不僅僅是一個文字記錄的工具,他成為了指引思考方向的導師,循循善誘直至我么完成目標任務。
用這個例子反哺至今天的主題,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并走向數字化時,其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真正了解數字化或有能力無縫銜接數字化。
在傳統行業做采購的張成(化名)就對此深有感悟:“公司突然提出要流程審批線上化,但是又只是走個形式,線上提交審批后線下還要再提交一次,導致審批的時間反而比以前更長了。”同樣的,作為財務的王新(化名)也對自己公司關于紙質發票轉電子發票的決定頗為不滿:“要求流程都采用電子發票,但是對外的合作又都要求寄紙質發票出去,害的我經常搞錯。”……即如此的案例還有很多,鑒于此我們可以發現,協同SaaS產品的終極進化目標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工具,不應該只盯著產品模塊是否可以滿足日常辦公需求,產品功能是否完成了閉環如此簡單。
很多時候我們臆想的功能點、操作方式在實際辦公中甚至還有可能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從產品的長遠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的行業領域、不同的崗位訴求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才是最行之有效、迫在眉睫的強需求。
而就目前的幾大SaaS產品來看,企業微信在推出時即深耕銷售類企業與團隊,從打通微信做私欲流量開始,打造了完善的客戶管理系統,為銷售類企業提供了強大的營銷管理工具。
飛書在新發布的4.0版本中提到了工具將成為最有效的組織提升方式,雖然這里的字眼顯示是“工具”二字,但是從飛書的極幾大案例中,我們會發現,此“工具”非彼“工具”,飛書OKR可以為企業員工統一目標,提升認知壁壘,但其本質是OKR這個高效的管理理念。
飛閱會可以提升員工參會效率、促進會議項目落地,但其本質是來源于谷歌的靜默會議方式。飛書文檔可以為員工提供隨時隨地協同辦公,指定人員評論內容一鍵聯結,其本質是團隊內部的溝通協作方式的最優解。
這個“工具”確實帶動了企業協同的效率,除了基礎功能外,最大的緣由就是這個“工具”他同時帶來了方法,而同樣的,作為有吉利背景的閃布,憑借其獨有的傳統行業資源與經驗,將相繼推出人事管理、會議室管理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通過現有的經驗,將企業內部管理的解決方案、行業領域發展的解決方案通過工具的形式,旨在幫助企業進行組織升級與成長。
SaaS作為企業服務市場的后起之秀,也正在從一把趁手的兵器重新轉變為如同IBM、Oracle一般的軍師顧問,下一階段的市場競爭,將變成解決方案的競爭。
本文由@碌碌無為的阿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