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無限的消費白馬股持續回調,新能源車、光伏等景氣板塊高歌猛進,多家機構預測,上述格局在四季度仍將持續。不過,光伏板塊幾年前從全民追捧到冷淡回落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業內認為,從商品本身的稀缺性,到市場賦予的故事性,新能源賽道機會眾多,但仍需要避免市場太過擁擠。
鋰、鋁上演大宗商品“最后的狂歡”,漲價邏輯為何?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出現分化?如何看待部分商品品種的稀缺性?本輪價格沖高將持續多久?如何確保國內的產能和供應鏈安全?8月中國PMI創3月以來新低,反映了什么問題?國內資本市場熱門板塊的深度邏輯如何?為何美聯儲內部似乎對于縮表存在分歧?鷹派認為應該盡快縮表,而鮑威爾則仍在關心經濟是否實現“充分就業”?如何看待未來縮表和加息的節奏?第一財經《首席對策》專訪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
付鵬的主要觀點:
供應短缺錯配導致逼倉,警惕價格沖高可能對產業鏈的沖擊
政策效應下遠端供給開始做出反應,價格沖高將持續一個季度左右
資本市場在賺快錢 需求猛增導致利潤分配失衡
新能源賽道會持續5年以上 市場太過擁擠波動會被放大
結構性問題不解決 直接制約增長核心動力
左手富人右手窮人 美聯儲的尷尬是深層次社會問題
數據是王道 不排除美聯儲會超預期收縮
美國就業轉好后耐用品需求可能放緩
國內軍工板塊利潤開始兌現 新能源板塊的價值在于稀缺性
供應短缺錯配導致逼倉
警惕價格沖高可能對產業鏈的沖擊
第一財經:非常感謝接受我們的專訪,我們看到瘋狂的大宗商品漲價已經接近了尾聲,但是有一些商品依舊持續它狂歡的狀態,比如說我們看到鋰和鋁,因為有新能源的需求,幾乎是一天一個點的增長,這個背后的漲價邏輯是什么?
付鵬:我們說這一輪里邊整個大宗商品其實是應該分為兩大類的。第一大類我們說是包括了由供應因素導致的傳統的這種商品價格的這種持續上漲,那么另外一個維度是我們說需求的主導。當然這個需求主導主要是跟新能源相關,那么目前來看由供給因素造成的擾動,就是說無所謂你需求好不好,事實上來講你需求即便是一般的情況下,你的價格依舊是可以上漲,而且形成了我們講的叫逼倉的一種狀態。這個就是由于疫情期間造成的嚴重的供應短缺和錯配導致的。鋁就屬于那種用我話說供應端可能不缺,然后需求端增長它屬于這一類的,所以它將來存在的是下游的抵觸,以及可替換性對需求的影響等等。鋰,其實我一直說它的大問題就是在于供應端極其的可以說壟斷或者極其的稀缺,然后需求端我們的新能源又講了這么大的一個增量故事,對于這一類的東西,你會發現它會迅速蠶食整個產業鏈上的利潤的,也就換句話說,最后你很有可能變成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上,可以這么說,下面造車的都不掙錢,到最后就是有礦的發財。
政策效應下遠端供給開始做出反應
第一財經:您的意思是說明這些商品已經出現了一些分化的狀態了?
付鵬:對,因為供應端的問題大概在5月份左右,全球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說已經逐漸開始解決了。當然這個解決不是馬上解決短期的供應問題,所以說在整個二季度應該說我們叫商品的現貨或者近月端仍然是偏緊的,但是你看到了什么現象,你看到了政策開始對遠端供給開始做出反應。比如說中國我們說從金融穩定委到發改委到國常會,不停在強調關于供應鏈風險供應端風險的問題,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遠端必須要釋放供應端的預期。所以5月份開始,我們說的拐點究竟是什么,可能很多的老百姓的理解說拐點就是價格的拐點,不是的,因為這個價格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它是包含了當下的價格和當下遠期的價格。你要控制好這個價格,控制當下的短缺已經控不住了,所以說你只能說把遠端壓住,這樣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短期的缺口逐步的往后移了以后,慢慢地就會得到化解。所以說如果說你去看政策,去看價格的話,這就是很多人理解的會有一個滯后性,滯后性其實就是體現在這上頭。
價格沖高將持續一個季度左右
第一財經:這種價格的沖高要持續多久?換句話說您剛才說的化解的時間會要多久?
付鵬:應該原則上來講我們來看,就是說我們經常講就是說你的近月端和遠月端,我們去看目前來看就是一個季度左右,也就換句話說,你的整個三季度的價格的逼倉,我們講的你現貨已經失控了,這個逼倉的情況大概也就是持續我們說把九、十月份的合約給熬過去,也就是一個季度左右。而且你遠端供應端釋放本來也就是針對后邊大概到年底的供應端的釋放,一直到明年年初。所以說你如果再結合淡旺季等綜合因素去考量的話,實際上我覺得大概就是一個季度左右。
資本市場在賺快錢 需求猛增導致利潤分配失衡
第一財經:我們就以鋰電池為一個切入點,您剛才也一直提到逼倉這個詞,就是說上下游它肯定會引起連鎖的反應,比如說現在有很多機構就說鋰的上下游接不接貨的問題,已經演變成了下游在博弈搶貨的問題,我們又都知道,碳中和、碳達峰的時間對于我們來說不是不緊迫,所以這樣下去的話,您認為在產能包括產業鏈這塊會不會存在相應的一些風險?
付鵬:碳中和、碳達峰它的整個行為是一個組合拳,就是化石能源仍然占到70%,你不可能在一到兩年之內,你把這70%的這個東西給完全的替代掉,資本市場有的時候這一點上其實是不冷靜的,因為冷靜了就沒法講估值了,冷靜了就沒法賺大錢了,賺快錢了。我們說剛才講到的最長端的原材料的瓶頸,其實就已經告訴你核心的問題是什么,也就是說,舉個例子,您真的敢3年2000萬輛新能源車的增長,你拍胸脯講這個話是沒問題的,但是你要3年真的增長兩三千萬,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剛才你提的那個問題,因為下游買和不買你都得買,所以說最終的結果就是沒錯,你2000萬輛的新能源車的增長,車企跟你沒關系,全部被上游有礦的掙走了,這個就是產業鏈利潤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因為很簡單,它的供應端上不是廣泛可以獲得的,就是你的電池的原材料不是廣泛都可以獲得的,如果不是廣泛可以獲得的話,你突然間猛增需求,這個利潤會嚴重的分配失衡的。
新能源賽道會持續5年以上 市場太過擁擠波動會被放大
第一財經:您之前也提到了新能源賽道未來還要持續5年的時間,怎么來判斷這個周期?
付鵬:新能源的賽道首先第一點,新能源賽道跟新能源車這是一個大和小的問題。新能源整個賽道不是持續5年的問題,它原則上來講可以持續很久,因為很簡單這是個大的趨勢,是明擺的。就換句話說,你的新能源比例的增加和化石能源使用比例的下降從大的方向上是確定的。但是你要注意時間,你整個我們說我們要做到碳達峰到碳中和你整個時間可是三四十年,三四十年的過程中,其實技術的進步在整個新能源使用中間還會有更多的裂變出來的,所以換句話說這個過程是很長的。所以說資本市場可能是要把它壓縮的,它會把這個故事迅速的熱化。我們說現在的資本市場的概念我覺得要注意的,因為太過于擁擠了,太過擁擠了以后,市場的波動后面會被放大的。
結構性問題不解決 直接制約增長核心動力
第一財經:我們再來看看宏觀經濟的問題。剛剛公布的8月份的PMI數據,創近幾個月來的一個新低。我們看到一個分項數據,小企業依舊是在一個榮枯分界線之下還繼續在下探,所以這個情況怎么來理解?因為我們一直有很多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為什么中小企業現在的情況還是這樣?
付鵬:其實就說到底就是說在增長的動力,它帶來的邊際效應已經逐漸減弱了。所以說現在的問題就是要解決核心的問題,第一就是控制,債務增長這種方式不能再搞了,就是靠債務增長的這種方式創造的經濟增長也不能再要了,也就是說這個方式不能要了。第二要在存量過程中去進行分配,就讓大部分人的債務不再增長,收入要逐漸的增加,否則的話你這個結構性問題不解決,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是沒有的。所以說你想疫情期間,我們并沒有采取像西方那種或者像類似于08年那種高強度的這種刺激了,我只要控制好疫情,讓經濟自然恢復過來就可以,即便恢復過來它會比較的偏弱,弱是因為積重了,只要不出系統性風險守住底線,我趕緊抓緊時間把這些結構性問題去做一個了斷,所以你也明白為什么我們說從經濟到資本市場,大家反映的都是結構,都反映的是結構。
左手富人右手窮人 美聯儲的尷尬是深層次社會問題
第一財經:我們再看一下現在大家非常關注的美股市場,您之前也提到了,因為循環貸款的斷崖式的下降,目前美聯儲對于現在整體的一個分化的態度和它的應對方式可能比上一輪危機更加困難?
付鵬:貨幣政策這個東西使用它是有利和弊的,它的利我們說在危機的時候它可以解決流動性的風險,但是在危機消退以后,流動性的過剩,它不會按照你想的說資本會去投向實體經濟,不會的,我說你可以想想這場疫情后,美國居民部門大概是個什么情況?富人經歷這場疫情,該領工資領工資,該股票分紅的分紅,該股息增長增長,低利率出來了以后,該買豪宅的買豪宅,該買土地買土地,因為我有抵押物,我有收入增長,我可以遠程辦公不受影響,窮人被開掉了,沒有工作,只能靠政府的補助救濟金來生活。然后銀行那邊還催著,你都沒有工作了,你前面欠我的這些借款你得先還一點,銀行自己會收縮信貸的,所以你就會發現他拿了這個錢,一部分要還了貸款,另外一部分還要支撐自己生活。所以你看到美國有一個數字很有意思,就是大家總看它疫情期間儲蓄率增長,但是你沒有看到一個情況,儲蓄率分配的問題,所以我一直講的一句話,絕不能看人均儲蓄率,人均儲蓄率是看不出社會問題的。但是對于美聯儲來講超級尷尬,你究竟是支持哪一頭?你的貨幣政策想支持經濟恢復正常,但是你會發現這場疫情的特殊情況是,這些就業遲遲不恢復,但是流動性早就沒有問題了,現在聯儲這個手不收,那邊資產價格會更高,資產價格會更高,意味著將來經濟恢復的時候,這些窮人的債務會更高的,美聯儲就變成了左手一邊在不斷的推高富人的富,右手它又等不到就業,就業不恢復,這邊的政策沒法收,所以這個時間拖得越久,你這個劈叉就會越重,在將來你就會發現它的隱患會越大。
數據是王道 不排除會超預期收縮
第一財經: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鮑威爾是一直我們說他都已經“鴿”到無底線的這么一個狀態,也是事出有因的。
付鵬:對,其實這事挺糾結的。對于鮑威爾來講,他就是個選擇的問題,這個就很尷尬的選擇,他現在要等到靴子落地,也就換句話說我必須要看到就業恢復得非常好,我這邊就會收。這個事其實對于金融市場你不能單純的理解成鮑威爾被綁架了,所以說他不敢去收,不能這樣理解。其實你應該是這么理解,目前因為證明的這個就業的情況還沒有出來,所以說鮑威爾選擇的是滯后,就是(數據)出來我再快速的拽繩子也行,但是沒出來,我現在如果快速拽繩子,可能會出事情。所以說你可以大膽的預測,現在鮑威爾講話并不是市場的關注的重點,后邊的就業數據8月份、9月份、10月份,就業數據的公布將至關重要。如果就業數據因為美國只要財政(補貼)停了,它就業就會很好的,就業(失業率)如果開始快速的加速落到4%以下,你可以想想收繩子的預期會很快的。
美國就業轉好后耐用品需求可能放緩
第一財經:所以到底有什么能支撐美國現在等的就業數據能上去?
付鵬:大的就業缺口,它的崗位缺口現在非常大。也就換句話說,美國目前可不是說沒工作,美國現在是大把的工作大把的崗位,現在前面是因為兩個因素,第一疫情的因素,這些人不出門。第二個,不需要出門,為什么?財政發錢你想想你給我發的錢,我憑什么出去工作。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在于財政停,從6月份到9月份,各州的財政補貼都要陸陸續續停掉了,也就換句話說我不給你發錢了,不給你發錢,你算算你又沒有儲蓄,所以美國就業崗位的空缺巨大無比,這個缺口會在未來的半年時間內迅速補上,也就是說它的失業率后面會迅速的下來。但是這個下來跟經濟反倒會是反著的,也就是在前面,因為財政的補貼你看到的是需求先起來,但就業很差,現在的出門工作是不得不出門工作,掙完錢是要付房租的,是要付房費的,你還能那么大手筆的花錢嗎?所以美國的整個耐用品的需求應該是先下來的,所以后面大家會看到就業很好,但是需求反倒是逐漸放緩的。這兩者之間不矛盾,因為對于那么這個美聯儲來講,它的邏輯也是只要經濟不惡化到非常差,我本質上來講我就是盯住就業就好了。
第一財經:美國居高不下的債務率到底意味著什么?
付鵬:意味著社會的問題,它又不是經濟的問題了,經濟已經造成了社會的問題,所以對美國的核心研究其實已經從經濟跳到社會層面了。
軍工板塊利潤開始兌現 新能源板塊的價值在于稀缺性
第一財經:我們來再看看現在國內的市場熱門板塊的一個深度邏輯,未來怎么來發展?比如說軍工它的可持續性,包括這種傳統的周期型的板塊,他們未來的一個走勢如何?
付鵬:首先第一點大的邏輯是結構性行情,沒有什么切換,因為沒有什么太多的賽道。第二在賽道在核心的圈子里邊要找到一些確定性。軍工是比較特殊的,因為軍工大概這兩年它已經完成了我們說武器裝備的這樣的一個定裝量產,所以你可以看到軍工的報表開始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隨著我們說產業鏈發展到維度上以后,我們說利潤的兌付開始出現了,一般來講你一定裝以后后面的利潤兌付開始兌現,這就是為什么所有的這些我們說基金投資人基金管理人都密切的在關注這個板塊,它絕對不是一個題材性的概念,你可以翻翻報表,你大概就能看出來了。所以說它已經跟以前的邏輯是不一樣了。把它扣除,目前里頭這個圈就是一個新能源,剛才你提到的周期,其實周期里邊就是剛才我講的,就是最一開始我們聊的,它也分成了好幾種,第一傳統的周期傳統的商品,第二是新商品,新能源相關的商品,新能源相關的商品。它不能定義為周期或者是商品,其實你把它直接放到新能源板塊里就完了,直接把它放到新能源板塊,甚至它可能是新能源板塊中,就剛才我們分析的最后利潤獲得最高的,因為很簡單,我是最稀缺的,最后你們的利潤都得歸到我上去,所以它不能歸到傳統周期的維度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