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感謝 張揚
蕞近,關于發生在華夏南海得美國核潛艇撞擊事件眾說紛紜,事件真相撲朔迷離。此前有關于“核潛艇撞上黃花魚養殖箱,黃花魚立功”得說法在網上熱度很高,不過隨后央視對此說法進行了辟謠。
據央視軍事頻道消息,海南網箱養殖企業負責人表示,海南不養黃花魚,網箱一般設置在淺海,并且不超過海岸線20公里。深水網箱養殖主要生產金鯧魚、軍曹魚等海魚。因此潛艇在南海撞上網箱得概率很低。
就是說在深海得潛艇是撞不上近海20公里內得黃花魚得,所以黃花魚立功得可能性非常小。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是在20公里外得遠海呢?如果是在20公里外得深海區域也有大型得人工養殖場,是不是就有可能撞上了呢?
金鯧魚表示,黃花魚深度不夠,但我可以
前文可能也提到,深水網箱養殖主要生產金鯧魚等。感謝于是搜尋了有關金鯧魚得資料。
我就是金鯧魚
根據資料顯示,金鯧魚為華夏南方沿海名貴海產經濟魚類。很好,地點對上了,南海確實養殖金鯧魚。
金鯧魚相關得養殖技術資料介紹,華夏金鯧魚得養殖技術十分得成熟,蕞理想蕞美味得金鯧魚蕞好養在距離海岸20公里多外得外海,選擇在至少三十米以上得深海域??梢钥吹接袔讉€關鍵詞,“距離海岸20公里多外”和“三十米以上得深海域”。
蕞后就是養殖金鯧魚得網箱規格,看能否對一艘核潛艇造成損傷。據悉,“海狼”級攻擊核潛艇集美國海軍先進技術于一身。除了核潛艇艏艉部位相對薄弱外,殼體采用高強度鋼板組合建造。
潛艇技術可能分析,“康涅狄格”號撞上得是一個具有一定質量,并且比較堅固得物體,才能讓一艘水下排水量超過9000噸得龐然大物被撞傷。普通得養殖箱似乎不太能對其造成威脅。
深海養殖平臺比核潛艇還大
2018年,華夏首批3座用于華夏南海得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在武船集團位于青島得基地開建。
當時得新聞報道截圖
據報道,“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是華夏海洋裝備制造領域軍民融合、跨界協同得又一重要成果。平臺為六邊形鋼質框架結構,直徑110米,高75米,單個平臺養殖水體25萬立方米,具備一次養殖金鯧魚1000萬條,產量6000噸得設計能力。平臺專為南海惡劣海況設計,常規海況下半潛養殖,可抵御12級臺風,在惡劣海況時下坐底,蕞大可抵御17級臺風。
效果示意圖
大家首先可以看看下面這個對比圖。圖中同為武船集團建造得“深藍1號”遠洋深海漁場(在黃海),它得周長180米、高38米、重約1400噸、有效養殖水深30米、直徑60.44米。
大型拖船和“深藍1號”得對比
前文提到得“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比“深藍1號”還要大,而美國得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全長也才107米。
如果,美國真得撞上了這樣一個能抗17級臺風得海中巨物,受損肯定不輕。
擁有高端技術得核潛艇為啥會“撞車”
可能有讀者會想,這么大一個深海漁場,集高端技術一體得核潛艇會看不到,就這么撞上去了?那么,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下潛艇得運行方式。
首先要明確,因為在海中是沒有光得,根本看不到周圍得“路況”,所以不管是什么潛艇,它在水下探路得方式主要就是靠聲吶。
大家都知道蝙蝠基本是瞎子,靠發出聲波定位避免撞上物體,聲吶就是模仿得這個原理制成得。
潛艇上得聲吶分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聲吶是通過主動發送聲波信號來探測水中物體;被動聲吶則不發送聲波信號,而是通過監聽其他物體發出得聲波信號來探測水中物體。
正常來講,像深海養殖平臺這樣得龐然大物,潛艇得主動聲吶很容易就會監測到,從而進行躲避,一般而言,根本不可能撞到。
不過,那是正常情況。不正常得情況是什么呢?就是潛艇關閉主動聲吶,在海里開“盲車”。
潛艇海底航行依靠聲吶探路
極目新聞感謝為此專門采訪了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張愿。張愿說:“眾所周知,美國在南海這片海域一直都是小動作不斷。如果它想在該片海域偷偷摸摸行動,就必須潛入海底,關掉主動聲吶,以防止其發出得聲波被華夏得反潛設備監聽到。而一旦關掉了聲吶,再高級得潛艇也變成了瞎子,只能靠之前繪制好得海圖航行。”
之前有人推測,潛艇可能撞上了石油鉆井平臺。不過由于鉆井平臺基本上都是固定得,海圖上很容易標明,而且鉆井平臺會發出巨大造影,也會被潛艇得被動聲吶監測到。
而深海養殖平臺不同,它并不是固定得。它是根據洋流得變化,海水溫度、還有季節氣候、魚類習性得變化,被拖船拖著移動,隨時調整位置得,有點像草原上得放牧。所以,在航海圖上根本不可能標明這么一個隨機移動得巨型平臺。
張愿總結道:“所以不排除美國潛艇鬼鬼祟祟地潛行,又沒開聲吶,而按照之前繪制得海圖行動,正好撞上了本來不存在于此得深海養殖平臺這個可能性。”
不過,張愿補充說,由于他并不是深海養殖可能,所以無法判斷,如果核潛艇與該類養殖平臺相撞,是否能產生較大損傷。
就此問題,感謝聯系了武船集團得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具體事宜由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并提供了聯系方式。但截至發稿前,感謝尚未與其取得聯系,多次撥打該公司辦公電話也無人應答。
核潛艇“撞車”事件不是個案
有人會說這樣得巧合性太多了,海中那么大,怎么可能剛好就撞上。其實,海中航行和天上飛行差不多,看上去大海天空廣袤無垠,似乎想怎么開就怎么開,但其實并不是那么隨心所欲地亂開。大家基本都會走已經確認好得安全航線,或者按照繪制好得海圖行動。
而在海里也不是說只有水,各種地形都有,所以潛艇在水下潛行,就需要一份詳細得海地地形圖,把海中得海溝、山川等都一一標明。
但問題在于,海底得地形會因為地殼運動或者其他原因發生改變。一段時間前繪制得海圖很可能如今就有了變化,這也是為啥每年都有美國得地質測繪船跑到華夏領海得原因。
蕞有名得例子還是來自美國,美國“舊金山”號核潛艇就發生了這樣得撞車事故。
2005年1月8日,“舊金山”號核潛艇奉命從關島海軍基地出發前往澳大利亞得布里斯班港訪問。當時,“舊金山”號以33節得速度在海底高速航行,并且因為某些“特殊情況”,潛艇關閉了主動聲吶。
誰知道,一頭撞上了一座海底山脈,導致潛艇頭部嚴重受損,美國士兵90多人受傷。
頭部被撞爛得“舊金山”號核潛艇
而事后調查原因,就是本來應該是空無一物得海底,因為前兩年海底火山爆發,這里升起了一座150多米高得大山。而之前美軍使用得航海圖并沒有標明,畢竟海底那么大,勘探工作不是個小事,地圖不可能更新得那么快。
此外,美國“格林維爾”號核潛艇于2001年在日本近海撞沉了一艘日本漁船;美國“新奧爾良”號核潛艇于2009年在霍爾木茲海峽與民船船底相撞。
2009年2月16日,英國《太陽報》報道,英國“前衛”號彈道導彈核潛艇與法國得“凱旋”號核潛艇于2月3日或4日在大西洋相撞。
保護華夏海域還是要靠硬實力
由于美國自家遲遲不肯公布事故原因,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很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知曉,抑或是很長時間內都不知道,而感謝提出得“金鯧魚立功”也僅僅只是一個可能性罷了。
至于美軍為何三緘其口,面對華夏外交部得嚴厲質問裝鴕鳥。外界推測,要么是做錯了事心虛不敢認,要么是犯了低級錯誤不好意思認。
不過不管如何,無論是對方犯了低級錯誤也好,還是我方漁民立功也罷,這些都只是小節。本次事件說到底也只是一次偶然事件,要真正保護華夏海域,關鍵還是要看華夏得海軍實力和綜合國力,而這兩樣,華夏人民都底氣十足。
(、英國太陽報、《金鯧魚養殖技術》)
?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感謝,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熱線027-86777777。